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九章 一女仨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锦薇的身世还真复杂。

    她开始非常信任地给“大乔”讲起她也是刚刚知道的自己的身世。

    王维,也就是那位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王摩诘,一生娶的唯一一位夫人,就是锦薇的母亲熹薇。但是这件婚事惹得一位身份相当了得的人不高兴。因为那人也喜欢王维,并且在王维还是个懵懂少年的时候,就掠夺走了他的童贞。

    王维成年后一直为那件事羞恼万分,也曾经患上过类似现在叫做自闭症那样的精神障碍,直到他遇到了熹薇。美丽温柔、善解人意的熹薇姑娘成了王维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动力,两人很快成亲,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

    这事也很快被那个女人知道了。本来王维没想隐瞒谁,自己男大当婚,没什么好背人的,光明正大地娶回自己心仪的女子,还需要向什么不相干的人汇报吗?何况那个女人身边始终俊男帅哥如云,她玩弄过的那些小男孩,早就被她抛在脑后了。

    但是王维不知道,他在那女人心里的位置与众不同。王维的清纯与清高,使得那个女人的心灵受到过震动与伤害,她一直记着这个独特的小白脸,虽然没再“招幸”过他,但是心里时常回忆起他的眼神和他的傲骨。

    那强大的女人手下有很多衷心效力的心狠手辣之人,终于有一天,熹薇被一伙强人劫持了。王维仅凭一人一剑,虽拼尽全力,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妻子被一群胡人打扮的强盗拖上了马,而且虽经多方拼力寻找,仍不得下落。

    终于,王维从悲愤,到绝望,最后他心死了。他渐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只后悔不该娶熹薇,是自己连累了她。就算再有机会重逢,他宁愿选择放弃,放熹薇一条生路。爱情再美好,在生与死面前,也要让路给生命。

    对外,人们都知道王维31岁时就新婚丧妻。所以,人们也都猜测,为什么王维终生不再续娶?还有,为什么他变成了以绳为床、孤独余生的“禅人”?

    再说熹薇。被那伙胡人劫走后,很快就成了那首领的“盘中餐”。一是因为她的美貌,是男人,尤其是强盗男人,自然都不会客气地放过她。还有,他们是带着“政治任务”来的,就是要把这个年轻且美貌的女人极尽能事地玩弄、折磨,直教她自己都没脸再回去找王维。

    熹薇当然痛不欲生,想要以死捍卫对王维的爱情。几个月的非人折磨后,她终于得了机会逃跑。当然,她没脸回去找王维了,而是选择了去喂鱼。

    河水是清澈的,她要用那水来洗涤自己被玷污的身体,更让自己纯洁的灵魂随那河水永远向东流逝,去追忆曾经美好而短暂的青春和婚恋。

    她被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救了,带回了府中。那人就是锦薇唯一见过的三位父亲中的养父——周先生。

    周先生丧妻多年,一直不肯再娶,因为前妻的美貌与独特的气质已经在他的心中定格,他认为世上再没有那么完美的女子了。

    直到他救回来熹薇。他一度以为亡妻又回来了,他凭着错觉,向熹薇表白了心意,想把她正式娶为正妻。因为府中还有一位小妾,就是他前妻的陪嫁丫头,正替他和前妻抚养着唯一的儿子,也就是锦薇所说的大哥。

    熹薇委婉地拒绝了。她说,她不配,因为她已经怀了胡人的孽种,她的心更永远属于她唯一的夫君王维。

    周先生没有强迫她,说,无妨,只要每天能见到她,让自己觉得心爱的妻子还在府中,还能看得见、听到她说话,就是心里的安慰了。熹薇也没再坚持,因为肚子里的孩子无辜,那小生命需要一个家,需要有人抚养。

    其实,熹薇心中已经决定,一旦孩子落地,她就再去寻死,能有周先生这样的好人给孩子当父亲,她死也无牵挂了。

    临去赴死前,她给女儿留了一封绝笔信,还给周先生留下遗书,说明自己是如何遭人践踏,并把女儿托付给他,说她来世再报答周先生的恩情。

    周先生回来得知后非常痛心,他本来是想用自己的诚心捂化熹薇这块坚冰,却没想到熹薇如此决绝,一点儿机会都不给他。他看了信,才明白熹薇是被那个叫胡夫的胡人所蹂躏。于是,他和大哥一起去找胡夫给熹薇报仇。

    周先生当年很厉害,也有不小的势力。胡夫被他打得很惨,不但废了武功,还废了当男人的资格。胡夫记下了这笔血债,发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上述这些,乔云是听锦薇讲述的。下面的,此刻乔云还不知道,那是另外一段相关的往事。

    胡夫曾经有一个儿子。他也是非常讲义气的人,他还有个姓武的结拜兄弟,和妻子一连生了十几个闺女,却盼不来一个男孩。妻子劝他纳妾吧,那武先生却对妻子绝对忠诚,宁可不要儿子,也绝不另娶。

    胡夫仗义,就把和老婆刚生下的儿子送了过来,说:“我的儿子就是大哥的儿子,兄长你和嫂嫂年纪都不小了,我还年轻,我家里有七八个老婆,以后有的是机会再生儿子,这个大的就给你了。”

    那小孩,就随了武家姓,排在前面十六个女儿之后,人称武十七郎。后来,又有了大名,单字叫做谔。李白就叫他的这个徒弟“武十七谔”。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