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中华日报》(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能变成旬报。

    当然《中华日报》也有让李诚惊喜的地方,原本李诚猜想五万份《中华日报》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毕竟《中华日报》还是第一次亮相。

    没想到,《中华日报》刊印刷了近二十万份也没有满足市场需求,单单源河市就卖掉近三万份报纸,相当于源河市每四户居民就会购买一份报纸。

    不过李诚却不得不把刊的印刷停下来,因为下一刊快要行了,需要全力去印刷下一刊。

    《中华日报》为什么会那么火爆?原因无它,就凭借报纸上刊登的国内外新闻,在这个信息传播低下的时代,就能吸引一大堆人购买报纸。

    相比于收入水平最高的源河市,无论什么样的家庭都可能购买一份报纸,而其他地方,中产家庭、商人、政府工作人员成为购买报纸的主力,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们,希望了解一些国家大事,而不是成为什么都不知道的“愚民”。

    至于下层的普通老百姓,他们还没有多少闲钱用来购买不能吃不能穿的报纸。

    三月十一号,新一期《中华日报》行,印刷量十万份,。

    在李诚的安排下,其中两万份放在源河市,剩下八万份售往各地,已经提前运走,距离源河市较近的城市已经运送到。

    要知道《中华日报》刊印刷近二十万份都不够,第二期报纸为什么不多印刷一些。

    李诚也是有自己考虑,《中华日报》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或许有些人会凑个新奇购买一份,反正一份《中华日报》才三分银子,也不贵,起码源河市居民都能买得起,当他们过了这个新奇后,第二期报纸就不见得会购买了。

    而且李诚也会根据各地的销售情况进行加印,源河市比较近,而且购买能力强,要是市场需求过高,可以随时加印,而其他地区,则根据源河市附近城市销售量计算,要知道距离源河市最远的城市,才在销售刊。

    事情正如李诚所想的,第二期《中华日报》销售量勉强达到十八万份,没有达到刊的销售量,其中源河市销量刚达到两万两千份,预计以后《中华日报》的销售量会在稳定在十七万份。

    颜学义仔细看了一下《中华日报》三月份的三期销售数据,才抬头笑着说道:“干的不错。”

    得到老师的夸奖,李诚喜不胜收。

    《中华日报》销售十七、八万份,代表着四汌省大部分民众都能了解一些《中华日报》上刊载的信息,即便是小村庄,也会有一份《中华日报》送到,让普通老百姓尽量了解一些外界信息。

    《中华日报》对颜学义聚拢民心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慢慢在老百姓心中凝聚出一个自己是国家的一分子、民族的一分子的信念,当外敌入侵的时候,老百姓也会主动站出来帮助国家抵抗外敌,而不是沉默以对。

    颜学义继续给李诚下达任务,要李诚扩大《中华日报》的影响范围,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中华日报》上的刊登的信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