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8章 吐血的皇太极(第三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眼看已经进入七月了,草原上的战争基本上已经进入尾声。

    北府的明军也接到了皇帝的指令,开始兵分多路,大规模清扫建奴残余。

    至于草原的秩序,也慢慢开始恢复。

    军政院的人除了在统计各个部队的军功外,还在清算那些临阵脱逃的人,例如张家口临时关闭城门的人。

    这些整理完后,皇帝也没有亲自去看,就让他们送到军委会去处理。

    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崇祯现在正在思考更大的问题。

    这一战,应该已经打得皇太极再也不敢来漠南草原了。

    至于辽东的局势,也已经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而现在制约明军的已经不是军队的战斗意志了,而是火器的大规模普及。

    说更深一点,就是钢铁等原材料的供给。

    要解决这些,是绝对不能随意在民间强行征收的。

    为什么?

    民间的钢铁有民间的用处,这事关乎到民生经济。

    治理大国,不能为了快速发展军事,而破坏了社会运行的规律。

    例如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产量,是需要均衡的。

    20世纪有一个超级大国之所以解体,就是因为重工业的严重失衡。

    重工业,尤其是军工业非常发达,可是老百姓的日子呢?

    有不少人连吃饭都吃不起了。

    民生问题在内部爆发,就是一颗大炸弹。

    这种例子在中国古代也比比皆是。

    崇祯现在当然可以一声令下,从民间强征大量的钢铁回来让北京制造局造火炮、火枪、震天雷、铠甲等等。

    但是,一旦如此,就破坏了民间冶铁的生态链,这是非常严重的。

    而且朝廷自己没有大规模的冶铁商社,此后一旦铁量短缺,就会又依赖从民间强取豪夺,这是在饮鸩止渴。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进入到第四年,土地的新政在黄河以北、长江以北,甚至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逐步落实下去。

    这些年又开凿出了大量的水渠。

    也该开始执行下一步计划了:工业兴国。

    不过不着急,下一个五年计划至少要等到后年再发布,从今年开始可以做整体的一个筹划。

    到时候灭皇太极,一定还是需要大量的火器的,便需要后端产能能够提供更多的钢铁。

    为什么灭皇太极一定要有粮的火器?

    火器只是直接因素,到时候发动战争,就是灭国之战了。

    灭国之战可不是打下沈阳就结束了。

    作为21世纪穿越过来的人,张凡深刻的明白,灭国绝不是摧毁一个国家的都城,俘虏一个国家的元首就结束了。

    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就要毁灭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是整个阶层。

    如果无法做到,在往后的几十年里,辽东的女真各部贵族,还会持续闹各种幺蛾子。

    如此,还如何北伐漠北,南征南洋,西进西域?

    看这些问题,得站在地球仪前面去看,下这盘棋,得往往后一百年的格局去下。

    崇祯脑海中正在想这些问题了,而皇太极呢?

    皇太极自然也没有闲下来,他这半年,一直都在盯着这样几件事。

    一是他自己的新政。

    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